• 加入收藏
  • 设为主页
站新闻动态
快速通道
当前位置: 首页 > 虚拟教研室 站新闻动态

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举行学习

党的二十大报告座谈会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3-02-19浏览次数:

社会认识论 2022-10-18 11:41 发表于湖北

(通讯员:李薇、张宸晟、胡志康、匡梦婷)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教育部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联合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组织师生在东五楼509会议室和线上腾讯会议集中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盛况并举行了座谈会。

教育部华中科技大学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经理欧阳康教授,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副主任、哲学学院教授吴畏,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副主任、新京葡萄网教授董慧,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常务副主任、哲学学院副教授赵泽林,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新疆财经大学工作站站长、新疆财经大学新京葡萄网教授盛新娣,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西南石油大学工作站站长、西南石油大学新京葡萄网教授潘建屯,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新京葡萄网工作站站长、新京葡萄网副教授郑剑,中国矿业大学新京葡萄网副教授何丹,重庆大学新京葡萄网教师李家丽、华中农业大学新京葡萄网教师姜权权、东莞理工学院新京葡萄网教师陈兵、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景华以及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经理、新京葡萄网教授杜志章,特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特聘研究员虞崇胜,特聘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副经理杨述明,专职研究员冯传禄、惠利等老师以及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与国家治理研究院的部分研究生等,近百余人参与本次活动。

欧阳康教授主持座谈会,他指出,党的二十大的召开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大事件,每个人既参与又分享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带领中国人民所创造的一切,它既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的背景,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最重要的引领力量。党的二十大在世界政党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解放发展史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意义上,希望全体师生高度重视此次会议并认真学习。在收看过程中,大家不时低头疾书,认真做着笔记。在听取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之后进行深入交流,近20位师生先后热情发言。

欧阳康教授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岁大党,至少站在五种意义上的时代制高点:首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制高点。党带领中国人民从民族屈辱中奋起,经过百年奋斗,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二是站在了人类文明的时代制高点。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解决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自身的发展问题,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现代化的版图,构建起人类文明新形态。三是站在了世界政党政治的时代制高点。中国共产党既勇于和善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获得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又勇于和善于开展自我革命,保持自身的先进性、纯洁性。四是站在了思想理论建设的时代制高点。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产生一系列重要思想成果,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精神境界提升到全新时代高度。五是站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制高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把社会主义与现代化在中国大地上内在结合起来,深刻回应了所谓“历史终结论”等思想挑战,展示出科学社会主义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当代意义和世界意义。

吴畏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是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报告》深刻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观,也标志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完成了历史使命。这种新发展观秉承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现高质量发展”当作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报告》提出一系列新的论述: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产业和经济特征有: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等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董慧教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非常丰富,令人鼓舞。首先,就国家治理来说,报告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其次,就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来说,报告非常经典,是马克思主义科学认识论的光辉文献,是社会认识论的经典文献,体现了对社会认识史的新变革,反映了社会认识的理论、实践与价值旨趣。最后,从社会认识论角度来说,报告是治国理政的实践探索、独特经验、世界意义与战略智慧,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遵循,未来认识和实践的行动指南,理解人类文明史的科学钥匙。

赵泽林副教授认为,报告不仅全面系统回顾和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而且面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回应了人民所盼和世界期待!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从国家治理的视角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实现自我革命和全面提升的历史宣言,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全球治理更加积极健康发展的智慧篇章!从社会认识论的视角看,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不仅是科学运用和原创性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深刻认识人类社会历史的经典文献,更是指引我们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创新性丰富和发展社会认识论的光辉篇章!

盛新娣教授认为,首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增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其次,党的二十大报告呈现出了新风气,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述。今后要长期坚持学习,深入领会其精神,并且贯彻到教学、科研以及其它各项工作之中。再次,党的二十大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新教材,是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理论研究的最新指导性纲领,是我们开展教学、科研新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性文献。它对我们今后的宣传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对我们的科研提出了许多新的重大课题。最后,作为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注意到本次会议对于文化、科技、教育和脱贫致富及脱贫成果的巩固与拓展等方面的高度重视,有关的新思想观点和新论述。对自己今后教学和科研的具体方向具有更切实的重大指导意义。

郑剑副教授认为,第一,党二十大报告对自己的研究方向社会资本论的深入研究起到了巨大的奠基和促进作用。党中央对资本地位和特性的辩证分析,为将来深入研究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内在关联性、可能性、条件性、影响性和应然性奠定了根基,指明了方向,赋予了研究的无穷动力。第二,肩负起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担当。我们要筑牢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牢固的防线,为此,我们思政人要肩负起思政课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责任担当,自觉提升自我政治素养和综合能力,首先做到打铁还需自身硬,打铁还需是铁匠。第三,探索创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赋能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我们要立足实际,放眼未来,洞察全局,积极探索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体制机制方面的应然性问题,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解决我国教育领域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团结、凝聚、激发起全体思政人的力量、智慧和热情,释放出最大量的制度红利和体制机制潜能。何丹副教授认为,二十大报告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比如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其中除了中国特色,还展示出了重要的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资本主义现代化做不到、做不不好的地方,我们要能做到,做好!

潘建屯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新战略、新要求。印象最深的是两个“行”的新思想。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新的认识,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我们要深入研究“两个行”,特别是要讲清楚从“马克思主义行”到“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姜权权教师认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共产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个重要法宝,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这其中,不变质,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政党这一本质属性永不改变,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变色,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不停歇,始终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不变味,意味着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自我净化、保持清新本味,始终坚定昂扬姿态、锻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正是注重内在动力的探索与开发,中国共产党方能在革命时期、建设时期、改革时期乃至于新时代不断发展壮大,带领中国人民破解一系列外部难题,以政党发展引领国家进步,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从而站在了世界政党政治的制高点上。

王景华助理研究员就二十大报告第二部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展开了学习,并谈了三点感想。第一点:报告明确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这既是对十八大以来党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创新的经验总结,也回答了“如何在新时代继续坚持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理论创新,继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第二点:报告提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这实际上也是我们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契机和责任。第三点:报告首次提出,“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这是这次报告的新观点新提法,为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和具体路径,也为社会认识研究论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提供了切入点。社会认识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成员博士生汪筠茹和石德华作为员工代表,结合自身研究方向,也积极踊跃分享了学习二十大报告的体会。此外,国家治理研究院的杜志章教授、王绍光教授、杨述明教授、虞崇胜教授、惠利研究员、冯传禄研究员也分别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发表了心潮澎湃的感想演说,分析强调了二十大的召开对于历史、现在和未来的重要意义。

最后,欧阳康教授作总结发言,对全体师生的下一步学习和研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要继续密切关注会议的进展。后续还有一系列重要的讨论和讲话,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二十大的会议进展。二是要继续深化对于习总书记报告和后续相关重要文献的学习。在历史过程中,作品向原著的经典转型对于之后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现代化道路等都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我们学习和领会。三是现在起就可以开展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二十大报告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代表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中国历史事件发展来制定未来发展的战略,其中涌现了许多值得我们研究的具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新问题。四是自觉将重要思想成果纳入到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中。自觉地将它作为学习成才的重要思想资源,运用好这些资源对于每一个人的学习和科研工作都有显著成效。最后他勉励全体师生都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向着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编辑:杨光  审核:沙世蕤